湿地操控极限测试
更高排水性安全提昇
进入的第一个测试课程,正是一般驾驶在平日行车极易遇上的突发状况紧急制动与连续闪避障碍物,虽然原厂特别安排普通轮胎与CSC 5P进行一场不公平的竞赛,但这也凸显出轮胎好坏对于行车安全甚至是驾驶与乘客生命的重要性,从过程中很轻鬆即可发现普通轮胎在制动距离上与远不及CSC 5P,看起来虽然只有几个车身的「小差距」,但实际在紧急状况时这可能会是生或死的关键。另外在连续闪避障碍物的体验过程中,由于抓地力与转向精準度的不同,CSC 5P就像刀切豆腐般一样轻鬆自在连续通过弯道,至于普通胎即使有再高驾驭本领都显得困难重重。
随着乾地第一阶段课程结束后,紧接着登场的是湿滑路面试驾体验,针对不同驱动特性原厂安排包含VW Scirocco R、Audi TTRS、BMW Z4、M.Benz E Class与Ford Focus RS等车款进行湿滑体验,虽然测试跑道略显狭窄加上湿滑路面稍稍增加操控难度,但在现场指导教练带领下,似乎湿滑路面操控关卡并非难事,虽然部分过弯路面会有积水情形发生,但CSC 5P极为稳定的抓地力加上排水特性,让驾驶能有更高的操控信心,除此之外现场安排资深拉力车手进行极速奔驰体验,除了让驾驶轻鬆展现优异的操控技巧,更高的轮胎极限也让驾驶能够完全随时掌握车辆,即使在溼地依旧让人深具信心。



深浅胎纹测试比较
毫米之差攸关安全性
虽然CSC 5P的溼地表现令人讚赏,但原厂仍刻意安排一场胎纹深浅的差异性比较关卡,分别以8mm与3mm胎纹的轮胎进行乾湿地环绕体验,为了凸显其差异性,两款深浅胎纹分别以60km/h、70km/h与80km/h时速进行路感比较,当笔者试驾8mm胎纹不论车速为60km/h或80km/h时,方向盘手感完全不受路面积水而有所影响,但当换上3mm浅胎纹时60km/h就稍稍让笔者有轻微飘移的驾驭感受,当时速达到70km/h与80km/h时即可明显感受到方向盘受到路面积水影响,突然间被拉扯的突发状况确实造成行车安全受影响,然而这还是在Continental原厂建议胎纹更换值的情况之下,要是使用一般法规制定的1.6mm胎纹之上,笔者应该早已将试驾车冲出跑道了。
虽然这并非攸关轮胎性能与否的首要关卡,但这却是不少驾驶时常忽略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面对即将到来的雨季建议各位驾驶在开车前最好先行检查胎纹是否到了该更换的「极限」,可千万别拿浅胎纹来考验自身的行车安全!





免费订阅一手车讯电子报 http://carnews.tw
上一篇:German Last Fight 重装校阅 100200kmh首都高开战!四之 下一篇:Germin-ASUS与速克达完美结合 开箱&评测分享